close
Blogtrottr
創業 - Google 新聞
Google 新聞 
Shop Adidas

Run better, look better, feel better with running gear favorites at Adidas. Find select styles up to 40% off today.
From our sponsors
社企創業他們想的不是錢… - 聯合新聞網
Sep 20th 2013, 06:39

最近在台灣社會出現一群年輕創業者,除了創新頭腦想出不同商業模式之外,也把改善弱勢就業、環境汙染,甚至是災後重建等社會關懷理念放入自己新創事業的核心價值當中。

過去創業者多半是為了脫貧賺更多錢,如今這群年輕人創業時,信仰堅持的事大不相同。

「只有在金錢能幫助人們解決問題、創造我理想所描繪的世界,金錢才有意義。」這段話是《志工企業家》作者David Bornstein引述自其中一位志工企業家。這股把社會關懷落實在企業經營的風潮,也吹進國內,不少剛進社會的年輕人創業時,腦袋想的很多是錢以外的事。

為了創業而延畢的師大公民教育系學生高瑋呈,暑假過後已是大六學生;他接受採訪時強調自己不以成為有錢企業家為志向,也不要慈善家的美名,創立「禮物公民」,就是要幫助第三世界國家人民脫貧。

為社福機構提供機構形象標示、特殊教育教具等設計服務的三明治工,兩位創辦人謝若琳和李萬鏗原來只是當志工,兩人加上兼差幫忙的朋友,意外將三明治工發展成社會企業型態,一年多來靠著口碑相傳,客戶漸漸增加,他們兩人創立公司,壓根兒沒將賺大錢這件事放在最重要的優先考量。

輔大社會系副教授吳宗昇分析,很多年輕人創業往社會企業方向走,是環境、產業及總體經濟各項因素交互作用下的潮流,而現在想創業的年輕人靠傳統的創業方式找不到出路,以道德價值為號召的社會企業模式才會在此時水到渠成。

吳宗昇解釋,1990年代前台灣產業結構縫隙很大,上一代黑手變頭家不是難事;如今產業規模早已發展得很大,青年創業時,容易遇到大廠用規模經濟或專利的優勢夾殺,再不然就是被併購,「現實逼著年輕人苦思其他創業的可能性。」

但不可諱言的是,現今不少台灣年輕人從小生活無虞,再加上最近一、二十年來義工台灣的社會氛圍,年輕一代比上一代創業者無形中更有社會關懷和使命感。

社企流總編輯林以涵觀察指出,國內社會企業可分成非營利組織轉型及新創事業,後者以40歲以下的青壯年創業為主。綜觀國內青年社會企業家,經營的事業,型態千百種,也涵蓋不同產業領域:有人以資訊長才,設計App整合社福資訊;有人延續傳統手工業,但透過改良製程幫助弱勢就業;也有人發揮創新,自既有產業鏈中找出新的市場機會。

勞委會職訓局局長林三貴出席各種相關場合,接觸到不少有意或正投入社會企業的青年;他對年輕人投入社會企業抱有高度期許。林三貴盼由熱血青年改善資本主義運作的方式,形成一道「青年+創新+社會企業=社會經濟」方程式,這道方程式運作如能成功,應該是可以創造下一波台灣經濟奇蹟。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Five Filters recommends: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kurakii3008 的頭像
    kurakii3008

    網路創業|網路創業成功案例|網路創業系統

    kurakii300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