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交」是企業成立的首要任務,沒有成交,就沒有收入。撇開各行各業的商品或服務不說,提高客戶的成交率最有效的方式,就是積極開發客戶,而且是開發對的客戶!
微型及個人事業規模小、人數少,提高成交率的任務人人有責。不過,在投入業務開發前,首要了解客戶屬性與種類,建議透過現有交易紀錄比對,找出線索,歸納出開發的方向與方式。以下3個分類法,可協助了解現有的客戶輪廓。
1.業務開發形式:你怎麼樣開發客戶?多久開發一次?決定了日後持續開發的方式。一般來說,開發方式有以下幾種:電話開發、問卷開發、親訪開發、廣告開發、活動開發。每次接觸客戶後,別忘了記錄開發方式,找出開發成功的方式,增加投入比重,持續向下耕耘。對於效益不顯著的開發方式,可先降低開發比例。
2.客戶來源分類:你的客戶是來自於直接的陌生開發,還是間接的關聯開發?以上兩種客戶種類是比例關係,如果你發現你的客戶多來自於陌生開發多,那麼表示你的客戶不太固定,可能是一次性消費的客人居多,拓展更多行銷管道會是不錯的做法。如果是關聯開發而來的客戶多,那麼表示你的商品或服務口碑不錯,常客可能佔了一定比例,辦理會員活動,投入顧客關係管理是上策。
3.收入來源分類:熟客與散客比例是多少?熟客重覆週期是多少?穩定的收入在哪裡,業績就在哪裡。熟客多表示忠誠客戶多,這代表你的事業可能是明星型、特色型事業。而散客、不固定客戶多則代表事業處於成長狀態,就要投入更多心力在辦訪客戶或行銷宣傳上。特別要注意商品重複購買的比例,週期有時跟毛利、需求度、商品消耗程度有一點關係。研究與分析這些數據,有助於訂定業績目標。
至於該怎樣開發業務,才有助於快速、有效提升成交率呢?以下3個基本功一定要做好。1.了解商品並掌握市場狀況:要賣東西前,運用SWOT分析和競爭者分析,前者是知己、後者則是知彼,全盤了解競爭者用什麼樣手段賣同樣的商品。
你要比任何人都了解你的行業、商品、商品的優勢,更要了解你競爭者商品的優勢,這就是「專業」。把握每一次能介紹商品的機會,用客戶能了解的方式,設計出讓人印象深刻的介紹方式,同時讓客戶感覺到商品價值與效益。
2.觀察客戶的需求,聽比說更重要:在拜訪客戶前你必須仔細研究、調查與瞭解客戶,推敲可能遇到的問題,以及你可能幫得上忙的地方。拜訪時,別急著把自己的東西推銷出去,而是先傾聽對方想法或是問題,在對方有需要的時候,機會自然降臨。
其實,超級業務員成交的秘訣不是口才好,而是設身處地的站在對方角度看事情,成為客戶的朋友,有了「信任」這層關係,成交的機會就能大幅提升。
3.用數字來管理成交紀錄與目標:開發業務最怕如無頭蒼蠅般亂飛,不知道過去業績狀況,就無法預估接下來的目標業績,沒有計畫、沒有目標,也找不出能獲利的商業模式。
就用過去成交紀錄來訂定收入目標、定期拜訪客戶的數量(或來客數)、成交比例及成交金額,每月或每季定期檢視、改善,就能歸納出營收的脈絡。建議能訂定月、季目標,按照經驗設定比自己能力稍高一點點的目標值,通常多個10%或是15%應不是問題,藉由明確的目標培養業務「企圖心」。
做好基本功,擬定策略後,就立刻行動吧!業績不會因為你的妥善計畫而立刻提升,付諸行動才是提升成交率的最佳策略。請不要害怕失敗,作為一個客戶,本來就會有挑三揀四的心理因素在作怪。
如果獲得客戶的肯定而成交了,請仔細回想為什麼成交,抓住這種感覺,記錄這種感覺,複製這樣的感覺,讓每一次的成交都是科學與思考的結果,業績重複上門的機會也能大幅提升!
(本文作者為微型及個人事業支援與輔導計畫顧問)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Five Filters recommends:
留言列表